成语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语

说明道理的成语200个

说明道理的成语200个

  说明道理的成语(一):

  1、铁杵磨针:无论做什么事情,只要有恒心,必须会成功的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
  2、南柯一梦:比喻一场空欢喜。

  3、揠苗助长: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,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,到头来不仅仅不能提早完成,反而一事无成。

  4、邯郸学步:故事出自《庄子·秋水》。比喻生搬硬套,机械地模仿别人,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,反而会把自我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。

  5、杯弓蛇影: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,都要问一个为什么,都要经过调查研究去努力弄清事情的真相,求得正确解决的方法

  6、高山流水: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比喻知己或知音,也比喻音乐优美。

  7、不可救药: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。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
  8、刻舟求剑:世界上的事物,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,人们想问题办事情,都应当研究到这种变化,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。

  9、草木皆兵:把草木都当成敌兵。形容极度疑惧,惊恐不安。

  10、滥竽充数:弄虚作假的人虽能蒙混一时,可是无法蒙混一世,他们经不住时间的考验,终究会露出马脚的。仅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,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。

  11、井底之蛙:比喻见识狭窄的人。

  12、疑邻盗斧:不注重事实根据,对人对事胡乱猜疑。

  13、伯乐相马:人才需要遇到赏识自我的人,才能发挥自我的才能,不至于被埋没!

  14、自相矛盾:后以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。

  15、买椟还珠:做事不能舍本求末,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。

  16、熟能生巧: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,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,就能找出许多窍门,干起来得心应手。

  17、乘风破浪:来形容不怕困难,奋勇前进的精神。

  18、叶公好龙:经过这个故事,我们要丢弃"理论脱离实际"的坏思想坏作风,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。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。

  19、掩耳盗铃: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。

  20、讽刺了混入内行,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。

  21、指鹿为马: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,颠倒黑白。

  22、按图索骥:比喻做事不能拘泥教条,墨守成规。此刻指顺着线索去寻找。索是寻找觅求,骥是好马。

  23、卧薪尝胆:源于《史记专项王勾践世家》。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。

  24、班门弄斧:做人要谦虚,不要自以为很厉害。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,表示自我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我的小本领。

  25、退避三舍: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。

  26、水滴石穿:原比喻小错不改,将会变成大错。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,总能办成事情。

  27、夜郎自大: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。

  28、守株待兔:比喻只想不劳而得,或死守狭隘的经验,不知变通。[由Www.xnwsq.Com整理]

  29、东施效颦:不要盲目效仿别人,否则很容易闹出笑话。

  30、愚公移山: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
  31、望梅止渴:比喻用空想安慰自我或他人。办法总比困难多,只要我们善于动脑筋,就能战胜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。

  32、鹬蚌相争:同志之间朋友之间,应当团结互助,而不应当勾心斗角,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,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,让敌人钻了空子,彼此都遭受灾难

  33、亡羊补牢:发生错误以后,如果赶紧去挽救,还不为迟的意思。

  34、闻鸡起舞:形容发奋有为,也比喻有志之士,及时振作。

  35、盲人摸象: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,就乱加猜测,想做出全面的确定。

  说明道理的成语(二):

  1、攧扑不破: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。是指道理正确,推翻不了。

  2、衡情酌理:估量情景,斟酌道理。

  3、言之有礼:说的话有道理。

  4、取譬引喻:打比方,作譬喻,用以说明道理。

  5、义正辞约:道理严正公允,措词简炼。亦作“辞顺理正”。

  6、至德要道:至:极,最。最完美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。

  7、冰释理顺:释:消化;顺:通顺。冰层消融,理路通顺。是指疑问都解开了,道理也讲通了。

  8、义正词严: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“辞严义正”“辞严意正”“词严理正”“正义严辞”。

  9、文以载道:载:装载,引伸为阐明;道:道理,泛指思想。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。

  10、通元识微: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。

  11、词言义正:词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

  12、不言而谕:谕: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。不用说话就能明白。形容道理很明显。

  13、一理贯之:贯:贯穿。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件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。

  14、持之有故,言之成理:持:持论,主张;有故:有根据。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必须的根据和道理。

  15、至理名言:至:最;名:有名声的。最正确的道理,最精辟的言论。

  16、辞顺理正:道理严正公允,措词简炼。

  17、理正词直:道理正当,言词朴直。

  18、颠扑不磨:是指道理正确,推翻不了。同“颠扑不破”。

  19、入理切情:指合乎道理,切合实情。

  20、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: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,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。指道理奥妙,难以说明。有时也指情景微妙,不便说明。

  21、析精剖微: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。

  22、怡然理顺:怡然:欢乐的样貌。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。

  23、持之有故,言之有理:持:持论,立论;故:根据。立论有根据,讲话有道理。

  24、显而易见:形容做的事件或说的话十分的有道理,十分的明显,极容易看清楚事实的真相。

  25、辞严义正:辞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

  26、公道大明:公道:公平的原则道理,即正义。公平的道理得到发扬。是指正义得到伸张。

  27、贯穿融会: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同“贯通融会”。

  28、妙言要道:妙:神妙,深微;要:重要,中肯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

  29、通幽洞微:通晓洞察细微而幽深的道理。

  30、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:事件是必然要发生的,道理本来就该这样。指某些事件无论怎样防止,还是要出现,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,是无法改变的。

  31、阐幽明微: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。

  32、词严义正:词:言词,语言;严:严谨;义:道理;正:纯正。指言辞严厉,道理纯正。

  33、神会心融:犹言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34、名正理顺:指名义正当,合乎道理。

  35、毋庸置议:毋:无:毋庸:不必,无须;置议:进行讨论。不需要讨论。指事实或道理很清楚。

  36、不言而喻:喻:了解,明白。不用说话就能明白。形容道理很明显。

  37、言之成理:之:代词,指所说的话。话说得有必须道理。

  38、盗亦有道:道:道理。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。

  39、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:指对待同一问题,其见解因人而异,各有道理。

  40、孕大含深:孕:包涵。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。

  41、微言大义:微言: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,后指大道理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

  42、词强理直:言词有力,道理正当充分。

  43、贯通融会:犹言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44、一贯万机:贯:贯穿。把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。

  45、彰明昭着:犹彰明较着。指事件或道理极其明显。

  46、言之有理:说的话有道理。

  47、词严义密:措词严谨,道理周密。

  48、名正言顺:名:名分,名义;顺:合理顺当。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

  49、入情入理:入:合乎。合乎常情和道理。

  说明道理的成语(三):

  1、掩耳盗铃: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我的耳朵。比喻自我欺骗己,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。

  2、不合时宜: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。也指不合世俗习尚。

  3、滥竽充数: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,次货冒充好货。

  4、画蛇添足:画蛇时给蛇添上脚。比喻做了剩余的事,非但无益,反而不适宜。

  5、杞人忧天: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。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

  6、井底之蛙: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狭窄的'人。

  7、捕风捉影: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。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。

  8、自相矛盾:比喻自我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
  9、郑人买履:用来讽刺只信教条,不顾实际的人。

  10、买椟还珠:买下木匣,退还了珍珠。比喻没有眼力,取舍不当。

  11、邯郸学步:比喻生搬硬套,机械地模仿别人,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,反而会把自我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。

  12、曲突徙薪:把烟囱改建成弯的,把灶旁的柴草搬走。比喻事先采取措施,才能防止灾祸。

  13、百发百中: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,每次都命中目标。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。

  14、杯弓蛇影: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。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。

  15、狐假虎威: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

  16、愚公移山: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
  17、守株待兔: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发奋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
  18、叶公好龙: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,实际上并不真爱好。

  19、刻舟求剑: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

  20、亡羊补牢: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能够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
  21、望梅止渴:原意是梅子酸,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,因而止渴。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用空想安慰自我。

  22、邯郸学步:故事出自《庄子·秋水》。成语“邯郸学步”,比喻生搬硬套,机械地模仿别人,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,反而会把自我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。

  23、抛砖引玉:抛出砖去,引回玉来。比喻用自我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。

  说明道理的成语(四):

  1、盗亦有道:道:道理。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。

  2、钩深极奥:谓探索并极尽深奥的意义道理。

  3、义正辞严:义:道理;辞:言辞。理由正当充足,措词严正有力。

  4、再做道理:见“再作道理”。

  5、融液贯通:〖解释〗犹融会贯通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6、融汇贯通:〖解释〗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7、二缶钟惑:〖解释〗二:疑,不明确;缶钟:指古代量器。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。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。

  8、通幽洞微:通晓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。

  9、天地经纬: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。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。

  10、不经之谈:经:正常,通常的道理法则等;谈:话。荒诞没有根据的话

  11、口无择言:谓出口皆合道理,无需选择。

  12、师道尊严:本指教师受到尊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。

  13、融会贯通: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贯穿前后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14、断无此理:断:绝对,必须。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。

  15、理所不容:道理所不能允许。

  16、心安理得:得:适合。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,心里很坦然。

  17、要言妙道:要:重要,中肯;妙:神妙,深微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

  18、理不胜辞:道理不能胜过文辞。指由于不善于推理立论,尽管文辞丰富多彩,道理并不充分。

  19、格物穷理:穷究事物的道理。

  20、义正词严: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“辞严义正”“辞严意正”“词严理正”“正义严辞”。

  21、姑妄言之:姑且随便说说,不必须有什么道理。

  22、源头活水:原比喻读书越多,道理越明。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。

  23、融释贯通:〖解释〗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24、通元识微: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。

  25、知易行难:知:懂得。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,实行其事较难。

  26、言不及义:及:涉及;义:正经的道理。指净说些无聊的话,没有一句正经的。

  27、人情世故:为人处世的道理。

  28、探赜索隐:探:寻求,探测;赜:幽深玄妙;索:搜求;隐:隐秘。探究深奥的道理,搜索隐秘的事情。

  29、元经秘旨:微妙的道理。

  30、顿开茅塞:顿:立刻;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。比喻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
  31、妙言要道:妙:神妙,深微;要:重要,中肯。中肯的名言,深微的道理。

  32、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:〖解释〗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,道理本来就该这样。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,还是要出现,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,是无法改变的。

  33、不可理喻:喻:开导,晓喻。没法跟他讲道理。形容蛮横或固执。

  34、豁然贯通:豁然:通达的样貌;贯通:前后贯穿通晓。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。

  35、彰明较著:彰明较著:都是明显的意思。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,很容易看清。

  36、辞严义正:辞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

  37、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: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,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。指道理奥妙,难以说明。有时也指情景微妙,不便说明。

  38、蛮不讲理:态度粗暴,不讲道理。

  39、词严义密:措词严谨,道理周密。

  40、天理人情:天然的道理和人的常情。

  41、通文达理:谓有学问懂道理。

  42、不言而喻:喻:了解,明白。不用说话就能明白。形容道理很明显。

  43、以古喻今:喻:说明。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日的事情或道理。

  44、尊师重道:尊:尊敬;重:重视;道:道理。尊敬师长,重视应当遵循的道理。

  45、融会通浃:〖解释〗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46、茅塞顿开:茅塞: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;顿:立刻。原先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,此刻忽然被打开了。形容思想忽然开窍,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。

  47、词言义正:词:言词,语言。义:道理。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

  48、眉高眼低:脸上的表情。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。

  49、衡情酌理:估量情景,斟酌道理。

  50、智者见智,仁者见仁:〖解释〗指对待同一问题,其见解因人而异,各有道理。

  51、言之有礼:说的话有道理。

  52、贫而乐道:家境贫穷,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。

  53、钩深致远:致:招致。探取深处的,使远处的到来。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。

  54、辞巧理拙:文辞虽然浮华,但不能阐明道理。

  55、入情入理:入:合乎。合乎常情和道理。

  56、现身说法:佛教用语。指佛力广大,能现出种种人相,向人说法。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。

  57、微言大义:微言: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,后指大道理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

  58、晓以大义:〖解释〗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

  59、入理切情:合乎道理,切合实情。

  60、言之成理:之:代词,指所说的事。话说得合乎道理。

  61、研精钩深:钩深:探取深沉的东西。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,探求深奥的学问。

  62、不近道理:不近人情,不讲道理。

  63、莫名其妙:说不出其中的奥妙。指事情很奇怪,说不出道理来。

  64、至理名言:至:最;名:有名声的。最正确的道理,最精辟的言论。

  65、深文大义:深奥的大道理。

  66、以理服人:用道理来说服人。

  67、据理力争:依据道理,竭力维护自我方面的权益观点等。

  68、阐幽明微: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

  69、名正理顺:谓名义正当,合乎道理。

  70、洞彻事理:洞彻:透彻,深远;理:道理,规律。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。

  71、词严义正:措词严肃,道理正当。

  72、以升量石:升石:容量单位,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。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。

  73、天经地纬:①语本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“礼,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。”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。②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。

  74、胡搅蛮缠:不讲道理,纠缠不放。

  75、一以贯之:贯:贯穿。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。

  76、生而知之: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。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。

  77、莫明其妙:说不出其中的奥妙。形容事情十分奇怪,说不出道理来

  78、穿凿附会:穿凿: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;附会: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齐。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齐进行解释。

  79、理所当然:按道理应当这样。

  80、蛮横无理:态度粗暴,不讲道理。

  81、胡说八道: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。

  82、喻之以理:喻:晓喻,开导。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。

  83、彰明较着: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。

  84、言之有理:说的话有道理。

  85、即事穷理:谓根据事实深究它的道理。

  86、文以载道:载:装载,引伸为阐明;道:道理,泛指思想。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。

  87、传道受业:受:通“授”。传授道理,教授学业。

  88、穷理尽性: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,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。后泛指穷究事理。

  89、以此类推:根据这一事物的道理,去推出与此类似的其它事物的道理。

  90、顽石点头:形容道理说得透彻,使人心服。

  91、引喻失义:〖解释〗引喻: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。义:公正合宜的道理。指说话不恰当,不合道理。

  92、攧扑不破: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。比喻道理正确,推翻不了。

  93、通情达理: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。

  94、义正辞约:道理严正公允,措词简炼。亦作“辞顺理正”。

  95、流言混话: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。

  96、大方之家:大方:大道理。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。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。

  97、道大莫容: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,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。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理解。

  98、一隅三反:从一件事物的情景道理类推而明白许多事物的情景道理。

  99、再作道理:亦作“再做道理”。谓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。

  100、岂有此理:哪有这个道理。指别人的言行或某一事物极其荒谬。

  101、坐而论道:坐着空谈大道理。指口头说说,不见行动。

  102、天经地义:经:规范,原则;义:正理。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。指绝对正确,不能改变的道理。也指理所当然的事。

  103、即小见大: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。

  104、理正词直:道理正当,言词朴直。

  105、横蛮无理:态度粗暴,不讲道理。

  106、揆理度势:衡量道理,揣度情势。

  107、言中事隐:谓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,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。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其言曲而中,其事肆而隐。”

  108、理所必然:指按道理必定如此

  109、显而易见: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,极容易看清楚。

  110、析精剖微: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。

  说明道理的成语(五):

  寓言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:苟延残喘

  有一天,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,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路了。东郭先生骑着驴,走着走着,不知怎样就迷了路。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,又不明白自我在什么地方,心里感到很害怕。

  突然,一只狼跑到他面前,伸着脖子哀求道:“先生不是很愿意帮忙有困难的人吗此刻赵简子正在追捕我,您能让我早点躲进您的书袋里,使我垂危的生命暂且延续下去吗(原文是:‘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’)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,先生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了。”东郭先生听了狼的这番话,心一软,就把狼藏进了书袋。

  等追捕狼的赵简子走远了,东郭先生才把狼放出来。这时,狼突然目露凶光,狡猾地说:“多谢你救了我,可是我此刻饿极了,你心肠这么好,就让我把你吃了吧。”说完就朝东郭先生扑了过去。正在这危急时刻,正好来了一个猎人,一箭就把狼射死了。

  苟延残喘: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活。

  寓言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:山鸡起舞

  山鸡天山美丽,浑身都披着五颜六色的羽毛,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、鲜艳夺目,叫人赞叹不已。山鸡也很为这身华羽而自豪,十分怜惜自我的美丽。它在山间散步的时候,只要来到水边,瞧见水中自我的影子,它就会翩翩起舞,一边跳舞一边骄傲地欣赏水中倒映出的.自我那绝世无双的舞姿。

  魏武帝曹操当政的时候,有人从南方献给他一只山鸡。曹操十分高兴,召来了有名的乐工,为他奏起动听的曲子,好让山鸡跳舞歌唱。乐工卖力地又吹又打,可是山鸡却一点都不买账,充耳不闻,既不唱也不跳。曹操的手下人拿来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鸡面前,山鸡连看都不看,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走来走去。就这样,任凭大家想尽了办法,使尽了手段,始终都没办法逗得。

  曹操十分扫兴,气恼不已,斥责手下人说:“你们这么多人,连一只山鸡都对付不了,还怎样做大事!”

  曹操有一位十分钟爱的小儿子,名字叫作曹冲。曹冲自幼聪明伶俐,又博览群书、见识渊博。这时候,他动了动脑子,有了主意,于是就走上前对曹操说:

  “父王,儿臣听说山鸡一向为自我的羽毛感到骄傲,所以一见到水中有自我的倒影,就会跳起舞来欣赏自我的美丽。何不叫人搬一面大镜子来放在山鸡面前,这样山鸡顾影自怜,就会自动跳起舞来了。”

  曹操听了拍手称妙,立刻叫人将宫中最大的镜子抬过来,放在山鸡面前。

  山鸡慢悠悠地踱到镜子跟前,一眼看到了自我无与伦比的丽影,比在水中看到的还要清晰得多。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冲着镜子里的自我激动地鸣叫了半天,然后就扭动身体、舒展步伐,翩翩起舞了。

  山鸡迷人的舞姿让曹操看得呆了,连连击掌,赞叹不已,也忘了叫人把镜子抬走。

  可怜的山鸡,对影自赏,不知疲倦,无休无止地在镜子前拼命地又唱又跳。最终,它最终耗尽了最终一点力气,倒在地上死去了。

  山鸡的确美丽,但它的虚荣心也实在太强了,以致于受人愚弄。我们可不能让虚荣心、好胜心战胜了理智,否则就会遭到惨败。

  寓言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:广纳贤才

  管仲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治国贤才,齐桓公不避前嫌重用管仲,把齐国治理得强盛起来,管仲还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。这一切,使得齐桓公十分关注有才干的人,他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、一个国君来说是多么重要。他想,光有一个管仲还不行,还需要有更多的像管仲这样的人才行。于是齐桓公决心,他命人在宫廷外面燃起火炬,照得宫廷内外一片红红火火,一方面造成声势,一方面也便于日夜接待前来晋见的八方英才。然而,火炬燃了整整一年,人们经过那里时,除了发些议论或看看热闹外,并无人进宫求见。大臣们只是面面相觑,也不知是什么原因。

  有一天,竟然来了一个乡下人在宫门口请求进去见齐桓公。

  门官问乡下人:“你有何才干求见大王”

  乡下人回答说:“我能熟练地背诵算术口诀,我期望大王接见我。”

  门官报告了齐桓公。齐桓公觉得十分好笑,背诵算术口诀算什么才能于是让门官回复乡下人说:“念算术口诀的才能太浅陋了,怎样能够理解国君的召见呢回去吧。”

  乡下人不卑不亢地说:“听人们说,那里的火炬燃烧了整整一年了,却一向没有人前来求见,我想,这是因为大王雄才大略名扬天下,各地贤才敬重大王期望为大王出力,又深恐自我的才干远不及大王而不被接纳,所以不敢前来求见。今日我以念算术口诀的才能来求见大王,我这点本事的确算不了什么,可是如果大王能对我以礼相待,天下人明白了大王真心求才、礼贤下士的一片诚意,何愁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能人不来呢泰山就是因为不排斥一石一土,才有它的高大;江海也因为不拒绝涓涓细流、广纳百川,才有它的深邃。古代那些圣明的君王,也要经常去向农夫樵夫请教,集思广益,才会使自我更加英明起来啊!”

  齐桓公听了乡下人的这一番话,被深深打动,认为乡下人说得太有道理了,于是立刻以隆重的礼节接见了他。这件事很快传开了,不到一个月时间,各地贤才纷纷前来,络绎不绝。齐桓公大为高兴。

  一个统治者若真心求贤,就必须有诚意、礼贤下士,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人才。

  寓言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:不材之木

  有位工匠名叫匠石,他前往齐国,来到曲辕的地方,看见一株大树生长在土神庙旁。这株树的树阴能够遮盖几千头牛;树身有百尺粗,树干高过山头80尺后才有枝叶,可用来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几枝。围观这株巨树的人多得像到市场赶集。

  奇怪的是,匠石竟视而不见,不屑一顾。他不住脚地往前赶路。徒弟们大开眼界,却不明白师傅的态度,追上匠石问个究竟:“自从我们跟随师傅走南闯北学手艺,从来没有碰见这样好的木材,您为什么一点也不看重它”

  匠石回答:“不要夸这棵树了,它是脆而不坚的树木,造船沉,做棺材会很快腐烂,制成柱子会被虫蛀,打成器具会毁掉,造门会流出污浆……”匠石把它说得一无是处,认定它是不能做材料的树木,正因为没有用,所以才长得这么大,有这么长的寿命!

  貌似强大的事物往往华而不实。看问题、观察事物不能被表面所迷惑,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,否则,就会作出错误的确定。

  寓言故事说明道理的成语:水落石出

  当时,十月夜晚的月光分外皎洁明媚。苏轼和他的两个朋友沐浴着和煦的秋风,兴致勃勃地一齐在城外散步。月白风清的美丽夜景,使他们诗兴大发,和朋友相聚,畅叙友情,更使他们忘记了一切烦恼,他们和歌吟诗,畅所欲言,欢乐之至,无以形容。苏轼突然想到了酒。他急忙赶回家中,询问妻子家中是否有酒。妻子笑了,拿出一罐藏了很久的酒,说这就是供给他临时需用的。

  苏轼大喜过望,连连称谢,拿了酒,赶回朋友中间,来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,登上小舟,泛舟游玩。

  这时,只听见东流的江水发出潺潺的声响,在万籁寂静的夜晚显得异常清脆,岸边千尺陡壁,峻峭如削。一座座高大的山峰屹立,悬在山峰间的月亮显得小了;江水下落,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,露了出来。

  释义江水下落,水下的石头自然露了出来。

  水落石出:比喻事情经过调查研究和对证,终将真相大白。